访谈人物:齐向东
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产生的生产力,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创新产生的生产力。网络安全产业天然是一个通过创新追求技术先进的产业,因此它一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网安公司深度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断打造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安全防护体系,助力实现攻防平衡,为全球数字化保驾护航。
数据产生智能,同时又增加数据风险
“数字经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我们要抓住数字技术革命和数字产业变革的机会,让大数据产生智能,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齐向东坦言,没有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他提出“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的概念,就像数字经济或者数字社会里面的发动机和燃料,两者一旦结合便会产生化学反应。
但是,人工智能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我们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第一,数据被篡改、删除的风险。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原料,数据安全将影响到人工智能的安全,一旦数据被篡改或删除,或人工智能本身的人工智能框架被投毒,就会导致人工智能的生产力被不法之徒利用,做出不法的事情。
第二,数据泄露的风险。人工智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数据泄露的危险。你投喂给大模型的数据越多,它给你产出的质量越高,创造的价值越大,同时反作用也随之越大。因为大模型从中学会了你所独有的知识,包括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数据等等。此时,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再去问大模型(数据被网络攻击),大模型就会把从你这里学来的专业知识告诉对方,结果就是直接降低了你的竞争力,甚至可能侵害你的商业秘密,给企业及国家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
第三,打破攻防之间的平衡。众所周知,攻击容易,防守难。对于攻击者而言,攻击100次,失败99次,成功1次,他就胜利了。对于防守方而言,防守100次,成功99次,失败1次,他就失败了。这种本不平衡的攻防关系,在人工智能出来之后,再一次被打破。网络攻击者不断利用人工智能扩大黑客规模,而且还不断升级黑客的能力,让防守变得更难。
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网安公司助力攻防平衡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网络和数据的暴露面,提高了我们受到网络攻击的风险,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如果对人工智能不加任何限制,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话,它未来一定会成为人类的敌人。”
齐向东表示,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太强大,把全世界的知识一夜之间都学到自己的脑子里,将自己变成一个超人。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加以限制,目前各个国家都采取了行动,有的从伦理方面,有的从社会安全角度,有的从社会治理角度。
奇安信作为网络安全公司,正在深度地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断打造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安全防护体系,协助防守方提高防守的效率及防护能力,助力实现攻防平衡,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保驾护航。
如,奇安信“大模型卫士”安全产品,它可以限制投喂给大模型的数据尺度,防止数据过度暴露,同时实现数据备份,让大模型给我们创造价值的同时,又降低了它带来的潜在危害。
2024年3月份,奇安信又发布了一款专业的网络安全垂直领域工业级大模型机器人——QAX,就是奇安信GPT网络安全机器人,它的研判能力接近中级安全专家水平,平均调查响应时间由小时级降低为分钟级,单一威胁事件的平均处理时间减少98%,工作能力等同于60个网络安全专家。
网络安全行业,数字社会的支柱产业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爆发,它发展的全过程离不开数字化和网络化,此时必然需要网络安全公司的介入,解决数字社会、网络社会、人工智能社会的安全问题。”齐向东介绍说,网络安全行业不仅自己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为千行百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未来,网络安全行业一定能够成为数字世界、数字社会的支柱产业。
作为一家从国内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奇安信在上市之前,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最高达60%以上。上市之后,依旧保持20%至30%的研发投入,遥遥领先于中国对创新企业5%的研发投入标准。尽管目前奇安信已经成为国内网安“一哥”,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疫情之后,奇安信逐步走向国际市场,通过与国际同行的竞争及与国际攻击组织的正面对抗,持续推动产品国际化。截至目前,奇安信已经完成二十余款产品的国际化,在为中国企业海外业务保驾护航的同时,也陆续接到诸多网络安全企业出海的大订单,并在印尼、阿曼、中东、非洲等国外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突破。
“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数字化进程下,‘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的成果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产品和体系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齐向东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