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9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决赛和颁奖仪式在福州举行。从初赛和复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来自全国的21支企业队伍与20支高校队伍,开展数字与智慧交织的巅峰对决;来自人工智能领域一线的领导嘉宾、专家评委、产学研代表齐聚决赛现场,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中,共同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创新智慧和数字力量。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AI赋能绽放无限潜力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决赛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自今年2月中旬启动以来,吸引超1100支队伍踊跃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超 4000 人,参赛作品广泛涵盖政务、能源、金融、制造、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和重点领域,生动诠释着“人工智能+” 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赛道负责人介绍,本届比赛呈现出三大特色亮点:一是聚焦国产技术应用,以“AI 赋能,自主领航”为主题,强调自主创新,提供国产算力保障及算力券奖励,推动国产AI 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行业实践;二是多场景赛题设置,设立了高校与企业赛题,覆盖农业、医疗、海洋等多个场景,满足不同行业对 AI 的碎片化、复杂性、多元化需求;三是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以比赛为纽带,构建起算力供给、赛题牵引、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为数字生态繁荣注入积极力量。
创新火花激发澎湃活力
“AI 时代航运新基建”、“城市治理行业智能体”、“人工智能视效生成”……企业自主创新赛决赛现场,选手们通过作品讲解演示、视频演示、专家评审问答等形式,展示着基于国产化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开发的创新作品和应用方案,展现着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活力。
“与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团队的同场竞技和交流互动,让我们深化了对行业发展脉络、技术难点和未来应用趋势的理解;来自评委和行业专家的专业反馈,为项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也坚定了我们科技报国的责任感与自豪感。”参赛选手、智子引擎(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袁纪超表示。
企业自主创新赛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有灵魂的虚拟数字人伙伴”、“法眼观璇”、“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电力巡检”……高校自主创新赛决赛现场,来自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的学生们,展示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创新性的AI作品方案,激荡着“人工智能+”的创新火花。
“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参加这次比赛犹如我们创业征途中的一束光,为我们注入了至关重要的动力与信心;比赛的评分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发指引,比赛的奖金和算力支持,不仅是我们团队获得的首笔外部资金,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参赛选手、香港大学创业团队数字仙境CEO 盖天骄表示。
高校自主创新赛决赛现场 选手展示作品(主办方供图)
深度融合共筑美好未来
“参赛作品涵盖了医疗、工业、农业、电力、遥感、法律、艺术等众多应用领域,比赛呈现出两大亮点:一是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已遍地开花;二是国产自主软硬件技术体系对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的支撑已相当完备”,专家评审、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梁秀波表示,“此次比赛在促进我国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生态发展、加快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推动比赛成果落地,本届大赛首次组建了投资评审团,邀请专业投资人为参赛优秀项目提供专业点评和建议,与参赛项目负责人现场交流对接,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创新应用的商业化落地。投资评审团代表、星芒数创联合创始人郑渊瑞表示, “本次大赛汇聚了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优秀项目,不少项目契合市场需求、技术亮点突出、应用场景多元、可扩展性强,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意义。这些项目获得市场的关注与认可,有利于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大赛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教授表示,“本届赛事以‘自主创新算力 + 自主创新赛题’为核心,贡献了一批具有原创价值与产业潜力的AI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趋势,也为构建安全可控、自主创新的AI生态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大赛的平台,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赛道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