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突破30自由度的高仿生机器人当起迎宾小哥;“机器人厨师”专心为观众烹饪美味菜品;只需拍张照,AI健康管家AQ就能识别皮肤疾病与肤质状况……近期,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以下简称“外滩大会”)在上海举办。这场年度科技盛会生动勾勒出人机协同的活力未来,展现了科技如何从宏大叙事走向日常生活。
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一位韩国人气博主与AI理财助手“蚂小财”现场互动,接连抛出多个关于A股市场的疑问。令其惊讶的是,仅通过智能问答,就系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股市的运作逻辑。作为2025外滩大会的重头展示,一批贴近日常生活的金融科技AI应用集中登场。从智能支付、AI理财,到数字化保险和智慧银行,这些创新服务以更生动、更人性化的方式,颠覆了大众对金融服务的传统认知。不少观众在现场感叹:“没想到AI还能这样用!”——这也让人们对金融科技未来的可能性,有了更多期待。
AI时代的金融服务会变成什么样?大会期间,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率先打通了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例如,用户在瑞幸咖啡支付宝小程序上使用AI点单助手,即可通过语音留言的方式完成下单并支付。在理财领域,AI正让专业服务变得人人可享,上述AI理财助理“蚂小财”早已服务了超千万中国用户。无论是市场动态还是产品细节,用户随时提问,依托大模型先进的推理能力,“蚂小财”几乎实时就能给出专业而清晰的回答。这项技术的落地,相当于为每个人配上了一位随时在线的私人理财顾问,大大推动了专业金融服务的普惠化进程。
这种对个性化、普惠化服务的追求,同样体现在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解决方案中。大会期间,网商银行公布了其在AI金融应用上的重磅成果,提出“新310”模式目标,即通过360度感知、1对1专家服务和0延时实时交互,成为千万小微企业的“AI CFO”,这也是这家没有线下网点的科技银行从“数字银行”向“AI银行”深化演进的探索。
网商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高嵩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AI银行一定会推动金融更普惠、让服务更平权,其核心不仅是解决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更是要解决专属的、个性化的、深度服务的问题。目前,网商银行的AI信贷与人工审批一致率从39%跃升至90%,AI理财引擎帮助合作机构获得显著稳定收益,而AI营销则初步实现了“一人一策”,目前已覆盖超2300万用户。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也进入AI时刻。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外滩大会上表示,AI的性能和成本已经达到临界点,因而AI应用也在今年同步迎来爆发,能极大地增强保险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将他们从简单重复性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MBA项目执行主任倪海英看来,当前金融人才面临“巨大的机会与挑战”。她以三类学生为例,指出无论是AI创业者、跨界合作者还是传统银行从业者,都需既懂技术又懂金融,成为兼具创新能力和风险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坚持创新、敬畏风险',汇聚起多学科领域的专家,面向不同背景的学生打造不同类型的AI课程,尤其是让非技术背景的学员也能学会开发AI应用,感受到AI就在身边。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强调数据伦理与风险共担,致力于培养能推动AI落地金融、守住风险底线的专业化人才。”倪海英说。
本届外滩大会上,年轻科创人才的密度也再一次刷新。数据显示,为了挖掘青年科创技术人才,大会设置了一系列AI科创赛事,举办了“人工智能硬件科创大赛”“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和“2025·全球AI攻防挑战赛”等活动,吸引了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万名青年科技人员报名参赛。(记者 王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